一个简单的功能,完全可以在浏览器内实现,为什么国内某些软件这么希望你去下载,去使用他们的APP呢?
就在不久前,我是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流氓厂商。点名批评一下百度,我苹果手机Safari随便在百度上搜索点什么,还没把营销号、广告和垃圾信息从眼中剔除,突然间,AppStore界面平移到我眼前,一个叫百度的软件可怜巴巴的望着我。于是我点击左上角返回键,然后继续搜索…
这不是一件在国内很常见的事情吗,然后我继续浏览,点击一个百度百科网页链接,又是还没开看,AppStore显示了出来,这次是百度百科APP。
好,没事,我平复了一下心情,整理了一下被打乱的思绪,继续浏览着百科,滑到页面底部,加载新的内容时,一个弹窗显示出来:使用百度百科APP,获取更好的浏览体验!
关闭,继续浏览。
点击百科内部的内链,尝试跳转到另一个百科界面,突然,浏览器一片空白,我又被引导向AppStore。
很抱歉,我直接关闭了百度,使用谷歌和维基百科继续查询资料。这一次,谷歌虽然也在下方提示【在IOS上尝试使用谷歌桌面版,获取更好的体验】,但至始至终没有把我强制跳到AppStore。维基百科就更不用说了,连使用app都没有提示。
退出了浏览器,我不禁陷入了沉思。我还记得不久前拿到朋友的新鸿蒙手机,划开屏幕一看,第一个界面全是百度系列:百度、百度搜索、百度智能浏览器、百度贴吧、百度知道…一个个功能冗余的百度app赫然显示在我的眼前,当我一脸震惊地看向朋友,他耸耸肩:点进去就自己下载的,不安装就没办法看了。
看着自己苹果手机唯一的一个浏览器:Safari,我停止了思考,当一个大厂天天为自己的免费网盘带宽叫屈,下载一个3M的电子书被限成一副狗样时,你还能相信他有这么大的带宽给用户推自己的动辄100MB的APP?这能算是本末倒置吗?
从此,我在手机上再也没有用过百度系。
張貼留言